注册

耿车模式先天不足 乡镇企业起死回生


来源:凤凰卫视

内容提示:江苏北部的宿迁县耿车乡在解放前曾是全县最穷的“讨饭乡”,到八十年代初全乡推行包产到户后,耿车乡的农民才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面对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条件,耿车政府决定采取集

内容提示:江苏北部的宿迁县耿车乡在解放前曾是全县最穷的“讨饭乡”,到八十年代初全乡推行包产到户后,耿车乡的农民才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面对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条件,耿车政府决定采取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其中以规模最小最灵活的户办企业发展最快,虽然“先天不足”,但是耿车乡的村民们通过就地取材,也使不少初加工企业发展起来。

凤凰卫视4月13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江苏北部的宿迁县耿车乡在解放前曾是全县最穷的“讨饭乡”,到八十年代初全乡推行包产到户后,耿车乡的农民才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与此同时同处一省的苏南地区正迅速富裕起来,其乡镇企业的发展尤为瞩目,于是包括耿车乡在内的苏北地区都开始效仿苏南模式,试图以集体经济的力量创办骨干乡镇企业,然而在尝试的过程中,耿车乡却有十个工厂先后倒闭,尝试宣告失败。

1983年,新上任的耿车乡党委书记徐守存在全县展开了调研,发现人均只0.6亩地的耿车乡比其他地方相对富裕,主要原因是许多村民在做贩卖塑料、废铜和废铁的个体贸易,徐守存随即率团到浙江一带,考察以个体经济闻名的温州模式,尽管1983年1月,中央发出了1号文件,为私办企业开了绿灯,不过在耿车乡的大部分地方,农民仍然是顾虑重重。红卫村的王成聿在创办联户企业时就有人说,“王成聿你莫神,大牢缺个人”,他也曾经因担心政策有变,到北京躲了三个月,后来直到乡党委写信给他,明确表态支持他办企业,王成聿才回到了耿车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由于耿车乡既不像苏南有发达的集体经济做基础,也不像温州有家庭工业的传统,因此1983年底,耿车乡党委政府在讨论当地乡镇企业该走什么路的时候,否定了在苏南和温州模式之间,二选一的做法,面对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条件,耿车政府决定采取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对于之前倒闭的集体企业,徐守存从上海高薪请来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人才,使一些骨干企业起死回生,同时从1984年起私营企业也在全县兴起了其中以规模最小最灵活的户办企业发展最快,虽然“先天不足”,但是耿车乡的村民们通过就地取材,也使不少初加工企业发展起来,比如花厅村的周硕才、周德济父子就是靠“捡破烂”致富,并牵头联合了100多户农民加入,1985年全乡仅靠收旧一项就使得人均收入增加了80多元,到1986年耿车乡的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了4691万元,比1983年增长了近4倍,当年2月时任江苏省淮阴市政府秘书长的李阳写了一份关于耿车乡镇企业的调查报告,4月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将这份报告的标题改为,发展乡镇企业的“耿车模式”下发到了全国,5月费孝通在通过比较之后提出,耿车模式更适合于广大缺乏工业基础的农村。

[责任编辑:郑雅烁 PV075]

责任编辑:郑雅烁 PV075

标签:乡镇企业 耿车模式

腾飞中国:乡镇企业中“苦出身”耿车模式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6/04/13/ecacc5d6-cdd3-4b31-9814-d9727ac6ce32.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