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生兵历经战争洗礼 五十年后铭记和平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中印战争当中,中方伤亡共计1419人,印军的伤亡是8853人。这组数字的背后是超过一万户家庭的残缺。战争之于每个参与其中的普通士兵来说,其实没有胜利者。半个世纪过去了,当然初出茅庐的学生兵们,已经步入暮年,老人们彼此相约,想要共同出版一册回忆图集,来纪念倒下的那些战友,还有战斗过的那片土地,纪念那场远去的战争,铭记这场来之不易的和平。

 核心提示:中印战争当中,中方伤亡共计1419人,印军的伤亡是8853人。这组数字的背后是超过一万户家庭的残缺。战争之于每个参与其中的普通士兵来说,其实没有胜利者。半个世纪过去了,当然初出茅庐的学生兵们,已经步入暮年,老人们彼此相约,想要共同出版一册回忆图集,来纪念倒下的那些战友,还有战斗过的那片土地,纪念那场远去的战争,铭记这场来之不易的和平。

凤凰卫视1月2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印边界首战正式打响 中央下令:战则必胜

陈晓楠:1962年的10月20日,中印边界的第一战,就是克节朗战役正式打响,战前中共中央军委对西藏前指下达了命令,战则必胜,大量的战备物资被紧急地运往前线,仅仅炮弹一项就被要求是保证每门炮40分钟最大射速的用弹量,因此这场战事一开始就极为激烈,中印双方在克节朗地区,可以说迅速形成了火力对峙,战况胶着,以救护人员身份参战的新兵史悠俊,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事。

解说:克节朗战役,18岁的史悠俊随所在部队藏字419部队154团9连,从山顶顺势冲下,对印军发起了攻击,刚冲到山下,各种枪炮声早已响成一团,史悠俊被指导员紧紧按在地上。

史悠俊(中印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他说)先别动,因为打响了,还没有受伤没负伤,你说你干吗,不可能所以就按那了,按那以后,打响了,到那时候已经乒哩乓啷那就干开了。

解说:按照战前布置,此时的中方炮兵已经完成了一轮炮火射击,步兵正依次冲向战场。

史悠俊:战斗开始以前先炮轰,就不管你,我先把你压那儿,碉堡乱七八糟炸平了,这一般都是这样,先用炮轰,轰完了以后,然后一吹冲锋号,哗冲下去了,到兵下去了然后就开始解决具体的,那就是见一个打一个。

解说:一波波的中方士兵向印军阵地冲锋而去,但此时的战场中方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第一轮的炮击过后,印军的地面防御受损严重,但是地堡依旧安然无恙,想要突破印军阵地,154团的战士们必须先突破地堡封锁线。

苗中琴(原西藏军区边防科科长):部队呀要打敌人一个据点,他大概有八九个据点,打敌人一个据点,敌人的一个据点就将近一百个地堡左右,所谓地堡就是用石头、沙袋弄起来的工事,打这个仗是很艰苦的,是从底下打着碉堡往前进的,你不打掉敌人一二十个地堡,把敌人的地雷清掉,你这个后继部队上不去的,这是很艰苦的,一个地堡一个地堡争的。

解说:依靠地理优势,印军一时阻挡了中方发起的进攻,此时的藏字419部队步兵手中仍然持有着老式的53式步骑枪,这种步枪打五发子弹需要重新换弹夹,而印军步兵大都持有的是恩菲尔德步枪,双排五发子弹,中方武器并不占优势,战场一时间陷入胶着状态。

孙维吼初上战场即遇凶险 目睹长官遭敌射杀

解说:如今孙维吼正在整理自己的战场回忆录,半个世纪前的中印战争他曾亲历,至今,初上战场所遭遇的惊险还历历在目。

孙维吼(中印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邦迪拉再往下走,它是在山腰嘛,下面有一个坝子,在那个地方碰到印军了,打了一个遭遇战,开始也不知道那有印军,部队向前进攻前进的时候,突然相向了,那叫登噶威利遭遇战。

解说:登噶威利,这是藏南地区的一处山口名称,距离前方中印战争的作战终点鹰巢山口,还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但就是在这里意外发生了遭遇战,是战场上极为凶险的突发状况,作战双方都没有充分准备,因此意外受伤牺牲就在所难免,遭遇战往往成为部队减员的重灾区。1962年11月19日,孙维吼所在的中方11师33团9连,是这天行军的先锋连,一大早,部队从邦迪拉山顶顺势而下,追击溃败的印军,孙维吼与战友一道兴奋地向前搜寻着残敌,战斗的顺利让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会有意外的发生。

孙维吼:我们部队从这个公路上一下去,马上先头部队就和敌人的哨兵就接火了,一接火就打起来了,那个部队,后边的部队相继就进入战斗,很快,几分钟的事,具体离敌人很近也看不见,人家也都趴下,印度兵也都藏起来,不可能在那站着等你打嘛,他也都躲在不同的地方开枪,向我们射击,我们也向对方射击。

解说:这是孙维吼军旅生涯中第一次与敌人刀兵相见。

孙维吼:吓了一跳,哎呦,玩真的了,开了几枪,也不知道打哪儿去了,说老实话,看人家都打咱也打吧。

解说:从来就没有做过射击训练的孙维吼,拿起崭新的武器,学着身边老兵的动作,慌乱向着前方开了几枪,茂密的树丛与四周响起的枪炮声,让年轻的士兵完全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印军藏在哪,也不知道自己的战友分散到了什么地方,他甚至不敢抬起身子,四处寻找战友,一旦探头,就可能成为敌人的活靶子。中印战争期间,印军的士兵主要是以雇佣兵为主,许多士兵有过多次的战场经验,打固定目标枪法极准,孙维吼亲眼目睹了长官遭印军精准射杀。

孙维吼:是我们的(副)营长,他指挥呢,他就是拿着手枪,当时是个大尉,他就把身子探出了半个身子,从那个掩蔽出来半个身子,观察敌情,指挥部队往哪儿打,这个时候一颗子弹大概斜着从他那个下边打进去的,因为我们在高处,我们那个山坡在高处,敌人在下边,比我们低,他探出半个身子呢,这一颗子弹斜着好像,我的印象就是斜着从左边进去的,从肩头子弹崩出来了。

解说:前卫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中枪倒地,这令孙维吼彻底慌了神,他无法想像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情况,几分钟前那种轻松兴奋的心情,早已没有了踪影,战场给这位年轻的士兵上了第一课。

战友微笑面对伤痛 金大业被其乐观精神触动

陈晓楠:1962年11月10日,为了实现最高指挥部关于打头、切尾、斩腰、击背、剖腹,这样一个第二阶段的战术规划,切断印军的退路,中方11师主力部队选择行经一条名叫贝利小道的一条山路,那么这是一条地图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标识的小路,蜿蜒曲折,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直到今天,这场历时七天五夜直插印军后方的行军,依然被认为是中印战争史上的一个神来之笔,但是对学生兵金大业来说,这一次行军带给他的则是另外一种收获。

解说:金大业,11师33团82炮连炮兵,因为82炮射程较远,金大业在之前的战斗中并没有亲临战场,更多的时候,他是在炮兵阵地进行炮弹的运送,知道这次急行军的最后一天,他才第一次见到印度士兵。

金大业(中印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就是在快接近穿插的最后了,接近敌人的时候,我们前面的侦察连,侦察排他们受到了敌人的伏击,伞兵还是侦察小部队呀,把我们的战士给打伤了。

解说:战友被伏击了,整个团部炸开了锅,马上就要走出贝利小道,此时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来印军主力的注意,必须速战速决,团部下达命令,抛掉负重,快速前进,支援前方部队,歼灭印军分部,炮兵们也领到了支援任务。

金大业:我们的支援是拿炮火支援,敌人已经被打走了,但是你腿不如炮弹快呀,所以让我们紧急地架炮,上山头上向逃跑的,溃逃的印度军开炮。

解说:几发炮弹过后,印军逃离了战场,金大业与战友连忙登山寻找己方人员,就是在这里,一位受伤的年轻战士感染了他。

金大业:正在往山上走,就那个羊肠小道,我首先第一看到的是一个我们十几岁的战士,也就是十八九岁吧,我看是个四川兵,因为个不高,笑着,脚呢受了伤,血淋淋的脚,他还微笑着,我当时的眼泪就,我说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受了伤还在那微笑着。

解说:生命的昂扬和乐观,第一次真正触动了金大业的内心,许多年后,这个战士的微笑还依旧停留在他的脑海,参战以来他第一次对战争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思考。

敌人炮火猛烈 中方士兵用腿堵住敌人射击孔

解说:同样的,新兵史悠俊也在经历着血与火的淬炼。

史悠俊:只要冲锋号一响,部队就冲锋了,冲锋就难免有负伤的。

解说:武器和地理上的劣势,使得史悠俊所在的藏字419部队进攻受阻,印军地堡和残余碉堡构筑的火力非常猛烈,为了突破封锁先,中方士兵不顾生命危险近距离实施爆破。

史悠俊:攻一碉堡的时候,轰完了,但是碉堡里还有人,而且还挺顽固,最后他上去了,他拿那个爆破筒,也是爆破筒弄进去了,弄进去以后又被捅出来,就跟黄继光那似的,又被捅出来,最后他又弄进去,又被捅出来,就在这两次以后,最后他又给它捅进去以后,他就,那堡不高,这么高,枪眼在那,他就跪那了,跪那以后整个腿把枪眼给堵上了,射击孔给堵上了,所以我抬他的时候,这个都是黑口子。

解说:伤员的伤口一片血肉模糊,血已经染透了他的大半个身体,这令史悠俊几乎不敢直视,在此之前,他从未学过任何的战场护理技术,也从未近距离看到过伤员护理,甚至从未看到过如此多的血液,这一刻,他大受震动。

历悠俊:那时候就没有那么,想过那么多,他(伤员)不言语,他(伤员)也不吭不嚷的,自己就在那等着,呆着。

解说:在这一场攻坚战斗中,史悠俊所在的9连,伤亡接近五分之一。

史悠俊:那天就是一直到下午吃饭,饭送上来了,那时候才结束,结束以后伤员还没运完,吃完饭然后接着,我们又开始往回运。

解说: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四点,而伤员的搬运则一直到了深夜。

史悠俊:你得找啊,因为那都是树坑山坡哪儿都有,而且咱那些战士啊,没有一个哼哼哎呦喊的,没有,所以你得找,你要嚷,哼哼,你知道他在哪儿,他不,他不言语。而且你到他跟前都,(他说)先抬别人,先弄别人,他把那枪往腿这儿一竖,子弹上膛,一旦印度兵来了,这枪一抬就可以打。

解说:老兵们举重若轻,似乎并没有把战场负伤当回事儿,依旧谈笑风生,依旧想着如何重返战场,但是新兵感受却不一样。

史悠俊:一看到战友伤了死了的,那心情不一样,所以后来,炊事班的送饭上来,没人吃,就是脑袋一低,副教导员,连长一直动员,得吃,不吃咱们怎么打去啊,还有仗,还得打仗呢,还得走呢。

解说:当天,藏字419部队154团完成了既定的作战计划,攻克了克节朗一线沙则地区的印军阵地,打通了南下通往达旺的道路,然而胜利并没有给史悠俊带来丝毫兴奋,他一路情绪低沉,那些受伤战友的身影,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挥之不去。

李兴亚不满押送俘虏 中途欲将其杀掉被阻止

陈晓楠:在1963年初的解放军军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将红旗插向邦笛拉主峰》,这篇文章记录的就是中方11师33团,在中印前线浴血奋战,攻克印军阵地邦迪拉主峰的事迹。那么这同时呢,也是中印战争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交火,没有人想到,仅仅在战斗胜利了一天之后,变故就发生了。邦迪拉山脚下的遭遇战当中,中方阵亡了自中印战争以来军衔最高的一位指挥官,学生兵孙维吼亲眼看到了自己的指挥官在眼前倒下了。

孙维吼:前面都是烟,火光声,爆炸声都是这个,而且你趴在那儿,你也不可能抬起身子到处看,你这个视线只有你的前面,看那有车着火。

解说:这是孙维吼亲笔书写的个人回忆录,从军十八年,邦迪拉山脚下的遭遇战,至今仍深刻地存在于记忆深处。在那天的遭遇战中,不仅副营长中弹牺牲,全营战士也伤亡惨重,战后统计仅9连在这次战斗中的伤亡人员,就多达三十人,约占全连的三分之一,眼看着先前还活生生的战友瞬间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孙维吼的内心为之战栗,恐惧逐渐变成一股怒火,从内心升腾起来,他觉得就是可恶的印兵,夺去了这些战友的生命。

孙维吼:大家当时非常气愤,要为这个(副)营长报仇啊,部队很快,我们这边部队的火力比他们那边强多了,重机枪,轻机枪都有,一下就把它压住了。

解说:战斗结束后,对于有些人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同为新兵的李兴亚,一直跟随师部做后勤协调工作,当前方的战斗结束,押送俘虏的任务往往就要派到这些后方人员的身上,这是一件极不令人情愿的工作。

李兴亚(中印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背活俘虏那是给的任务嘛,把这个俘虏要送到战俘营去,那是给的任务,当时想,背着(俘虏)我这么窝囊,我打仗背着他,我打仗来了,窝窝囊囊背着俘虏了,确实很有想法。

解说:前一分钟还是敌人,还有可能杀害过自己的战友,后一分钟就要化干戈为玉帛,谁也难以接受,年轻的李兴亚极为恼火,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的情绪如火上浇油。

李兴亚:印度俘虏很高啊,高大,胡子兵大胡子很高的,我的个子低,他个子高,那个俘虏一趴,整个重量基本倾斜到我身上去了,自己行军都很困难,很累啊,极度疲劳的状况下,经常走路边走边睡觉,看一眼再睡觉,经常这个状态,再背个俘虏,那个心里一肚子气。

解说:心里的不情愿,加上身体的抗拒,让李兴亚火冒三丈,他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

李兴亚:我说班长你弄着,我捅了他,当兵背俘虏窝囊死了,我就想造成他逃跑一样,我们处理了,捅死他了,那个思想,那个觉悟就那个想法,最后那个我们班长房志平说,不行,咱们连长,指挥员都是国民党俘虏的兵,要求非常严格,宽待俘虏优待俘虏,(杀俘虏)绝对不行,谁要是杀了俘虏拿头来见。

解说:对待俘虏,中共军队一直有着极其严格的纪律,虐待俘虏被严令禁止,如果要违反,要军法从事,班长一席话,把李兴亚的冲动挡了回去,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铁的纪律,也是一个军人的基本准则。在一场伏击战的解围后,金大业随部队赶往山顶的战斗发生地,横七竖八的尸体躺了一地,一位印度士兵的尸体引起了他的注意。

金大业:正好那个子弹打到他的头上,血把那个地都(染红了),那是山地呀,在石头上一滩血,他就在那儿躺着,仰着躺着,这个是第一次见到敌人被打死。

解说:身为炮兵的金大业,第一次目睹战场结局,眼看着这些倒在地上的年轻面孔,他的内心突然升起了一丝悲凉。

金大业:都是年轻人,都不应该这个时候死,如果咱们设想一下,这个中国的父母,中国战士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儿子受了伤,又不知道伤情什么情况,是什么感情,印度人,那个战士的父母,想到自己儿子在这一场战争中,为了争夺这个领土,所以这就是战争啊。

解说:这两个战士的面孔,一直深刻在金大业的脑海中,十年之后,他卸下戎装,将这段记忆带回北京。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儿童文学作家,他说他想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金大业:我亲身体验过战争是怎么回事,我们这个战争才打了两个多月,我都已经体验到战争的残酷了,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就是,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从经历中得到了什么,然后又去创造什么,这就是我的一点人生感悟。

解说:体验过战争的残酷,人性的灰暗,如今的今大业铸铁为犁,他把阳光和希望透过笔尖传递给世界,传递给孩子,金大业说,只有在童话的世界里,才没有战争和杀戮。

陈晓楠:整个中印战争当中,据后来统计,中方伤亡共计1419人,印军的伤亡是8853人,这组数字的背后呢,是超过一万户家庭的残缺,战争之于每个参与其中的普通士兵来说,其实没有胜利者,半个世纪过去了,当然初出茅庐的学生兵们,已经步入暮年,老人们彼此相约,想要共同出版一册回忆图集,来纪念倒下的那些战友,还有战斗过的那片土地,纪念那场远去的战争,铭记这场来之不易的和平。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凤凰私享会,更多实时猛料全部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 00-09: 35

[责任编辑:李诗格 PV073]

责任编辑:李诗格 PV073

标签:中印战争 学生兵

2016-01-28凤凰大视野 向着炮火——百名学生兵的战争记忆(四)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6/01/28/835da64e-ba38-4a56-bb57-5f8bc4ae2c1a.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