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汪道涵 辜振甫: 一个中国的尊严和荣誉是两岸公用的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1917年辜振甫出生于台北鹿港辜家,在当时是台湾三大地主家族之一,20岁的辜振甫是家族继承人,五家企业的董事长,32岁他从大地主变成了台湾的土地改革工程师,44岁辜振甫是台湾地区工商协进会的

核心提示:1917年辜振甫出生于台北鹿港辜家,在当时是台湾三大地主家族之一,20岁的辜振甫是家族继承人,五家企业的董事长,32岁他从大地主变成了台湾的土地改革工程师,44岁辜振甫是台湾地区工商协进会的理事长,连任33年,被称作是工商界的“龙头”,今时今日,踏上台湾的土地想要知道谁是辜振甫,就先走近他一生所创建企业王国的第一块磐石。

凤凰卫视11月1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是商人还是学者,还是政治人物?自称是一介布衣却常被人称作是红顶子商人,无论如何辜振甫曾经被公认是台湾头衔最多的人,1917年辜振甫出生于台北鹿港辜家,在当时是台湾三大地主家族之一,20岁的辜振甫是家族继承人,五家企业的董事长,32岁他从大地主变成了台湾的土地改革工程师,44岁辜振甫是台湾地区工商协进会的理事长,连任33年,被称作是工商界的“龙头”,今时今日,踏上台湾的土地想要知道谁是辜振甫,就先走近他一生所创建企业王国的第一块磐石。

解说:台北市中山北路113号,台湾水泥公司的台北总部,这里是辜振甫先生一生事业的起点,也是他晚年办公所在的地方。

辜成允(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辜振甫之子):这个会客厅就是我父亲的会客厅,所有的摆饰,我们没有动过它,只有桌上的几本书可能有动过,其他的东西都是他那个时候放在哪儿,就一直放在那儿的,这个房间里头有三个钟,但是三个钟时间都不对,那个钟他上了最后一个发条停了,我们就没碰过它,那两个石英钟,最后电池是他自己放的,他放了以后停了,我们就把电视拿下来,那个时间就记录了他那个时候在这个房间里头最后的身影。

解说:曾经的台泥先生辜振甫,一生没有担任过任何正式的官职,但是他却以民间企业家的身份,直接参与台湾经济界的国际事务。

何振忠:辜先生的地位举个小例子,据说他有91个头衔,他的名片听说你可以从他的台泥大楼的屋顶,如果你要把它串起来,一路可以挂到一楼的地板,所以你就知道他当时身兼多少职。

解说:二月政争,三月学运,海基会成立之初,台湾政坛纷争不断,对于两岸事务更是特别严厉地监督,辜振甫就在此时成为了执掌海基会的不二人选。

邱进益:辜先生他跟李登辉先生本身就是很好的关系,他们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不是以上对下的关系,郝柏村先生也故意有一个台籍的,本省籍的,这也可以去除一些所谓民进党的疑虑,那时的辜振甫曾经接受记者访问,谈到他作为一个地道的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辜振甫说大陆我跑遍了,早期的时候我从广州跑到满洲里,以前我年轻的时候常跑北平去听京戏。

焦仁和:辜、汪两位老先生都喜欢戏,都喜欢中国的这些老的东西,都喜欢看书,所以他一方面对老的东西旧的东西有深刻的领悟,另外一方面他对这个的知识,社会的进步他们没有脱节,很多的想法是走在我们的想法前面的。

邱进益:从现在来看,辜汪二老真是绝配,在中国大陆我当然也来了很多次,我也是自己从大陆出去的,我觉得像汪道涵先生这样子学养、涵养的人,风度的人,坦白讲也不是很多。

陈晓楠:汪道涵原名王导淮,同盟会元老汪雨相之子,18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2岁的汪道涵毁家纾难,举家北上奔赴延安,本是一介书生,成为了新四军中的一名儒将,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出访苏联,在和斯大林会面的时候他这样介绍汪道涵,他说这是我们中国现在最年轻的部长,那一年汪道涵37岁,1981年汪道涵出任第五任上海市市长,那时候他已经66岁,是历任市长当中就职的时候年纪最大的一位,汪道涵生前没有写过回忆录,也没有个人授权的传记作品,他说,事情自己做好,历史留给别人。

章念驰:所以说汪老可以说一生到去世,他没有忘记台湾,还是一直在关注台湾的发展和变化,那是我们,我们所亲眼目睹的一个真正的汪老。

陈云林:汪道涵先生,实际上是我们党的非常令人尊敬的一位老前辈,非常博学,特别喜欢看书,我曾经到老先生家里去过多次。

解说:这里就是汪道涵晚年居住的地方,曾经的床头案畔都是堆书如山,由于喜好读书,据说在当时的上海要见到这位已经退休的老市长,其实并不难。

严安林:因为他家就住在靠近康平路嘛,所以到那几个书店非常近嘛,走过去就可以了嘛,也不用动车嘛,所以他有时,有人说要找汪老,干脆到书店去看看他在不在,哎,说不定碰上了。

平等协商,共议大统

解说:1992年初,上海市台湾研究会正式成立,汪道涵捐赠了家中有关台湾的书籍,也是汪道涵带动了一批学者重视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研究。

孙亚夫:汪道涵先生呢应该说很炽烈的爱国主义者,是非常渴望国家和平统一的,所以他有一个很有名的话,就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曹景行(资深媒体人):汪道涵先生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不断在想大陆的政策怎么能够为台湾的多数人所能接受,从“九二共识”开始,到关于“一个中国”的定义,不断在探讨,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尤其是关于“一个中国”的定义的修改,汪道涵是最关键的,所以后来的突破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中国”。

解说: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中国的统一是需要两岸同胞去共同缔造的,汪道涵也曾说过这样的个人看法,一个中国的尊严与荣誉是两岸可以共用的,墓园里汪道涵的这座雕像静静地凝视着台湾的方向。在台湾海基会成立的一年之前,台北爆发了三月学运,李登辉主政下的台湾当局宣布,计划在一年内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从1948年开始实施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1991年5月1日,“《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正式废止,“《宪法增修条文》”正式公布,这是台湾当局第一次“修宪”。

张五岳:台湾这部“宪法”大概从1947年沿用至今,所以当然什么,当然法理上的主权一定是及于大陆的嘛,那“《宪法增修条文》”序言的第一条,第一点就是讲说,为了因应“国家统一前”的需要。

高孔廉:根据“《宪法增修条文》”呢,我们又拟了一个叫“《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这里面很明确地讲,“大陆地区跟台湾地区”,换句话说,“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之下,两岸的是“两个地区”,不是两个国家,“《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废止,被视作是台湾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在内地学者的眼中,这也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余克礼:民进党早期刚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它主要是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民进党发生变化慢慢走向“台独”,是李登辉当台湾领导人之后,他废止了“《刑法100条》”,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把这都看作是言论自由,并且他公开地支持“台独分裂”活动,所以“台独”由非法变成了合法,由地下变成了公开的。

解说:1991年10月13日,台湾民进党通过了一份新的党纲,明确提出要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这也被称作是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后来担任国台办主任的陈云林直言不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反对李登辉搞两个中国,并且图谋台湾独立”,也是大陆对台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陈云林:你去翻一翻邓小平同志的,他的重要的讲话,其中邓小平同志就讲,蒋经国先生去世以后,台湾就将会有人出来搞“台独”,实际上我们对他(李登辉)一直是注意观察。

唐树备:所以我们呢是愿意和他(李登辉)打交道,但是我们对他保持警惕的,保持警惕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非要两会之间一直谈这个东西。

解说:1991年4月28日,台湾海基会第一次正式来北京访问,时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唐树备在与海基会代表团会谈时,首先提出了两岸交往的“五点原则”,也就是在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事务中,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唐树备:他们台湾叫“唐五条”,我们首先明确,我们一个国家内部的两个团体的接触,所以一定要把这个原则定下来,否则的话我们很难接触。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 00-09: 35

[责任编辑:汤翩翩]

标签:汪道涵 辜振甫

2015-11-10凤凰大视野 破冰——汪辜会谈密档(二)共识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1/10/1f45c0e5-fd20-4290-8b46-341da5466272.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