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杜平:这样的女孩 怎么称呼?


来源:凤凰卫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和夫人日前遇车祸身亡。由于他们是电影《美丽心灵》的主角原型,所以大家都自然地谈到这部电影。本文顺势谈一下这个片名的中文翻译,然后再聊几句与翻译有关的闲话。这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和夫人日前遇车祸身亡。由于他们是电影《美丽心灵》的主角原型,所以大家都自然地谈到这部电影。本文顺势谈一下这个片名的中文翻译,然后再聊几句与翻译有关的闲话。

这部电影的原名是 A Beautiful Mind,直译是“美丽大脑”,与“心灵”无关。为何要将其译成“美丽心灵”呢?我不相信译者分不清大脑和心灵的区别,但我可以基本肯定的是,译者要追求片名的“雅”,但又想不出恰当的对应词,故而囫囵吞枣地用“心灵”代替“大脑”。台湾翻译的片名是《美丽境界》,干脆绕道而行,但还说得过去。说实话,我也想不出满意的片名,但根据人物特性和故事情节,若译成《大智若愚》也还凑合。

翻译确实是一门苦差事,因为英文里有很多表述很难用中文予以贴切地转译,更难做到信、达、雅三者兼备。若中文里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词汇,那就更费劲了。

同样,把中文翻成英文,也会遇到类似情况。一个古典的例子就是“筷子”,英文叫chopsticks,但字面上的含义与筷子的功能相差很远。

我个人之见,西洋人坐在餐桌上进餐,其实还是烹调过程的延续,因为在把食物送进嘴里之前,往往还要在盘子里加工一次,通常是刀叉并用,将食物切(chop)成小块。而中餐食物在端上桌子之前,早就完成了“切”的程序,只需用筷子夹(pick)起来塞到嘴里即可。所以,西洋人把筷子翻译成chopsticks,是以己度人的思维。若用picksticks,也许更贴切。

几年前,我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篇报道,说中美之间有个文化交流项目,美国中产家庭请中国女学生到家里做Au Pair,职责是教他们的子女学习中文,或者是照顾家里领养的中国孤儿。那么,Au Pair 是个什么身份?又该怎么称呼这样的女孩?

一看就知道,这个词汇源自法语,原本的写法是Au Par,有「同等」之意。英文百科词典解释说,Au Pair是未婚女孩,她们以完全平等和客人的身份,前往某个外国家庭生活一段时间,照顾儿童或做一些家务,同时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大学课程,膳宿和零用钱由主人提供。但如何翻译呢?《新英汉词典》里只作解释,没有提供对应词汇;陆谷孙《英汉大词典》将其译成“互裨姑娘”,只可惜“互裨”一词很生僻。很巧的是,近日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说一位洋妞在中国家庭当「互恵生」,这才发现Au Pair 原來还可以这么翻译,实在是高明。

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家庭所需要的家务帮手越来越明细化了,比如baby-sitter(临时保姆)、nanny(保姆)、care-giver(护工),现在又多了一个未曾听闻的Au Pair,结果使中文增加了一个恰当不过的对应词。而仅仅几年前,我们绞尽脑汁也造不出一个「互惠生」来。

这也就再次说明,所谓翻译,绝不是搬字过纸那么容易。翻译不只需要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需要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有时候更需要一个beautiful mind(聪慧的头脑)。

杜平:凤凰卫视评论员,曾先后任职于中囯国际广播电台和新加坡联合早报。善待自己的国土,善待自己的同胞,善待自己的社会秩序,才是最真实的爱国。——杜平《关于中国的爱国主义》(稿件转自微信号“杜平视野”)

[责任编辑:石冰 PV028]

责任编辑:石冰 PV02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