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伤痕文学之父”卢新华曾在美赌场发牌为生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的《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习作,短篇小说《伤痕》。小说一经发表震动了全国,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短篇小说的作者卢新华用他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以王晓华为代表的&

卢新华辞职赴美留学 踩三轮车载客赚学费

卢新华:我第一天去踩三轮车的时候,是等了有三个多小时,也没有一个客人的。怎么找客人我也不懂的,所以我当时几乎这个三轮车就踩不下去了,我说都没有客人踩什么三轮车呢?还不如去找个什么其他的工作呢。后来大概我记得到九点快十点的时候,我听到有人喊taxi,taxi。后来我发现那个人在看我,我就问他说是我吗?他说是的,是的,我才知道我这个三轮车它也可以叫taxi。后来这个人就告诉我,他们是也是UCLA毕业的。UCLA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们告诉我,他们要回到校园里面要踩过去,要到那他们去看一看,看看校园。所以这是我的第一笔生意。

解说:好不容易有了客人,这个体型瘦弱的东方人面对体重超过自己好多倍的美国夫妇,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卢新华还是接下了这单生意,此后,这对美国夫妇的举动让他印象深刻。

卢新华:当时头就大了,因为向校园方向全是上坡,这两个人很胖,所以很重的。当我把他们骑到这个,踩到这个校园的时候,我已经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湿透了。他们问我多少钱的时候,他问我多少钱的时候。我当时狠狠心就说25,这时候女的什么话也没说就拿出25块钱给我了。可是拿了25块钱给我以后呢,我发现那个男的拿了20,也在要给我。我当时想,这个意思可能是男的大概嫌那个女的给多了,他不肯给25,只肯给20。然后我就跟他很坚决的说,我说不,25。这个男的当时就跟我这样说,他说不,这是小费。我们中国人从来不会知道有小费这个讲法的。所以这个人拿20块钱,等于他看到他妻子拿了25给我,他看我踩的那样辛苦,他觉得要再给我20块钱小费,他心里才能心安理得。所以我当时一个是觉得,不可思议。另外一个我觉得也很感动。

“伤痕文学之父”卢新华曾在美赌场发牌为生

解说:打开了局面之后,卢新华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一天蹬五六个小时,最多的时候就可以赚到200美金。凭着蹬三轮挣来的钱,两年后卢新华拿下了硕士学位,并把妻子、女儿接到了美国。当第二个女儿和第三个儿子相继出世,他也开始了另一段生活体验。七年赌场发牌手的生活。让他从赌桌上看到了百态人生。

卢新华:你可以看到一个人前面堆满了筹码,过了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没有了。你可以看到一个牌桌上,原来堆满了筹码,到最后几个小时过去了,大概筹码都没了。所以那时候我觉得脑子里常常会只要到赌场去,就会想起,就会有一个旋律在脑子里,就会唱起来。就会响起来一个旋律,什么旋律呢?猪啊,羊啊,都到哪里去。过去是讲送到解放军那儿去,现在都送到赌场老板那去,被屠宰。

解说:工作的空闲之余,卢新华总会捧着一部《金刚经》,仔细的阅读着。这样的场景与物欲横流的赌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卢新华:其实我在这个赌场里工作的时候,大量的时间除了这个上班发牌以外,一休息的时候我都在看书,有一天我在那正好读一本大概《金刚经》吧,后来又一个我记得是叫孙康清的他是上海人。他认识我,他带了一些朋友到赌场去玩,老远就看到我了,就叫起来了。他说,他用上海话讲,我们看看,这个人奇怪,在读佛经,在赌场里读佛经啊。就是意思就是说,你们看多奇怪的一个家伙,在赌场里面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气氛下,他读佛经。

解说:早已放下光环的卢新华,并未对这些指指点点感到不适,卢新华认为这些工作都是他观察生活的一种方式。

卢新华:我觉得在赌桌上,人家说赌桌上选女婿,所以在赌桌上面一个人想掩盖自己的本性是很难的,很困难,一个再怎么就平时看上去彬彬有礼,很文雅的一个人到了赌场上,他一输钱以后他马上就把自己的本性,要流露出来的,他掩藏不住。

解说:在赌场,一位从越南来美国逃难的女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新华:我也碰到一起的一个发牌员,一个女孩子,她是一个越南的,西贡出来的,她后来讲到她出来逃难,当然送出去这个,等于叫偷渡了,偷渡是用小船送到公海上去,这个船呢,开始呢,就是走的时候还是风平浪静的,各方面都很好的,但是后来,忽然就发现风越来越大了。而这个船老大呢,因为有点贪心,他本来只能载十个人的,他载了十二个人了,懂不懂?所以这样一遇风浪的话,他就有危险了。他们有两条小船一起走的。走的,又到后来风又大了。大家都发现不对头了。他们超重超载了有两个人的分量,要减去这两个人的分量。到后来怎么办?到后来实在没办法,要大家扔金条。大家身上都带着金条的,扔掉它,你不扔掉它,好像是这个船都要翻的。后来这个没有一个人肯把自己身上的金条往外扔的。

解说:此外,另外的一艘船因为超重而葬身风浪中之后,大家看到了这些金条所带来的灾祸,于是决定放弃财富来保命,最终,他们逃过一劫。而这个故事给了卢新华不小的震撼。

卢新华:金条在一个时候可以帮你把人生之舟载起来,但有的是让你覆舟的。就财富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从他这故事里得到这个启发,我当然在赌桌上也阅人,阅牌无数。阅筹码也无数。但是筹码慢慢的在我面前,就变成了水。在固态的筹码,后来在我眼睛里变成水了。

卢新华“《财富如水》或比《伤痕》更有意义

解说:阔别文坛十年有余,1998年,卢新华以小说《细节》回归文坛,2004年他又一部作品《紫禁女》出版,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石女”与三个恋人的情感纠葛。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在碰撞中对本民族的影响。随后的《财富如水》,基于在赌场工作的经历,卢新华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文化融入到了《财富如水》这本书中。以对财富本质的精湛分析和认识,更是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业界同僚曾为此书,组织了多场的跨界研讨会。

读者:其实从2011年才接触到《财富如水》,读了这本书之后,其实就是有一个困惑,不仅仅是我们的困惑,也是当今这个社会的困惑。因为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他就会思索,所以当今这个社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这个社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所以这些很多的困惑的地方,我觉得这本书里面,其实找到了答案。

解说:像这样的研讨会,卢新华一年中总要参加几次。这种自由撰稿人的生活,让卢新华过的很充实。随着《细节》、《紫禁女》、《财富如水》等作品问世。有人说,卢新华在人生道路上,兜了一圈,看似回到原来的起点,却是更上了一层楼。

卢新华:我觉得这个《财富如水》可能是比《伤痕》要存活得更久远的一本书。因为它对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帮助的。《伤痕》可能还必须要有文革那个时代的经历,你去看它的时候才能更加受感动。但是《财富如水》它是对一切时代的人,我们都会遇到对物欲,对财富采取什么态度,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活着,也就是在追逐财富,或在财富中挣扎。

解说:37年前的《伤痕》让卢新华名声大躁,如今,卢新华对《伤痕》,对自己也有了新的定位。

卢新华:我也想就是在《伤痕》这个发表以后,这些年浪得大名以后,我也开始很警觉自己,你的写《伤痕》,你对这个时代和社会是有你的责任和使命的。所以你要继续的努力。

姜楠:从《伤痕》到《财富如水》,卢新华用他的笔记录着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当被问到文学对自己的意义时,卢新华做出了如下的回答。“文学是我跟这个世界交流的手段,它不是目的,我是在通过文学,把我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体悟,以文字的方式传达给我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人。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日 21:40—22:30

[责任编辑:马思文]

标签:卢新华 伤痕

2015-03-14我们一起走过 伤痕 卢新华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3/14/114fcac2-720b-4cf0-8460-d1243fe9d3f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