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伤痕文学之父”卢新华曾在美赌场发牌为生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的《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习作,短篇小说《伤痕》。小说一经发表震动了全国,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短篇小说的作者卢新华用他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以王晓华为代表的&

核心提示: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的《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习作,短篇小说《伤痕》。小说一经发表震动了全国,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短篇小说的作者卢新华用他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以王晓华为代表的“知识青年”的形象,王晓华的经历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知识青年”的集体记忆,有人曾经夸张地说,在当时的中国看过《伤痕》的人,所流出的泪水可以汇成一条河。而卢新华也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凤凰卫视3月14日《我们一起走过》,以下为文字实录:

卢新华忆创作《伤痕》:起念时看到毛泽东像

姜楠: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的《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习作,短篇小说《伤痕》。小说一经发表震动了全国,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短篇小说的作者卢新华用他细腻的笔触勾画了以王晓华为代表的“知识青年”的形象,王晓华的经历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知识青年”的集体记忆,有人曾经夸张地说,在当时的中国看过《伤痕》的人,所流出的泪水可以汇成一条河。而卢新华也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卢新华:当初写《伤痕》的那个地点,是在这儿涌起,想写一个父女的故事。一个女儿因为父亲被打成叛徒走资派离家出走了。然后后来,再改成写一个母女的。这是这个地方是我记得当时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一回头看到在毛主席像的后面。

解说:1978年的一个早晨,复旦大学四号楼的墙报前,人头攒动,大家都在盯着墙报头条位置上的一篇小说,议论着、哭泣着。此时,睡眼惺忪的卢新华还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都和他有关。

卢新华:有一天好像是星期天吧,就被外面的嘈杂声、脚步声啊,就把你吵醒啦。那时我们是住在复旦的四号楼,最底层。所以很多人从上面下来,要经过我们那个门口的,所以在正对着楼梯口那块地方,后来很多人在哭,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墙报稿,而且看到头条位置上就是我的小说。墙报稿的这个应该算左上角作为头条位置,然后很多人都集中在这看我的小说。而且在哭的人也是在看这个小说在流泪的。

解说:“妈妈、妈妈、妈妈”,她用一阵撕裂肺腑的叫喊,呼唤着那久已没有呼唤的称呼。“妈妈,你看看吧,看看吧,我回来了。”

小说《伤痕》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故事,主人公“王晓华”是一位被极“左”思想毒害的年轻姑娘,当母亲被错误打成“叛徒”遭受迫害时,她断然与母亲断绝了关系。八年之后,当“王晓华”完全悔悟,并想取得母亲原谅的时候,母亲却病逝了。这一切在晓华心里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在墙报前,读《伤痕》的这些学生很多都有过知青的经历,对主人公的遭遇也感同身受。大家口口相传,一时间,四号楼的墙报成了复旦大学最热闹的地方。

卢新华:后来这个地方不断地就有人来看这个小说,等于成了这个复旦大学的一道风景线,然后从那天开始,这个小说就开始风靡了校园。

解说:1977年,从山东退伍到江苏南通柴油机厂做油漆工的卢新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而此时的中国社会,也在悄然的经历着一场不一样的变革。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紧接着《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就在理论战线上刚刚迈出解放思想的第一步时,24岁的卢新华,却因为一篇叫《伤痕》的小说,叩开了国人长达十年之久的情感闸口。

卢新华:写《伤痕》呢,它是必然要去写它的。但是那个出发点呢,是上鲁迅那个作品分析课《祝福》,因为我们有一个老师,一个女老师姓邓,她讲鲁迅的这个《祝福》的时候,提到鲁迅先生的一个朋友,叫许寿裳先生,他曾经评论鲁迅的《祝福》,讲过这样的话。叫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那么这个话,就很一下子就打动我,因为我那时候正在思索那个文革结束以后,四人帮和他的那个,和他们那个极左(思想)路线,给整个时代和社会造成的那种创伤。

解说:有了这样的思考,卢新华决定要做点什么,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打算写一篇小说。

卢新华:因为根据我自己的一个创作经验,在部队我认为写得很好的诗,然后退伍到了工厂,这个工人,战士,他们对诗歌的欣赏起来很有限的,有点阳春白雪,但是那个时代再不好看的小说他们还看着,小说里边有一些故事,有些人物,有些情节,尽管比较虚假,但是相对于诗歌他们还愿意看小说。所以这对我这个影响还蛮大的。所以以后呢,进入这个大学以后,我也考虑到小说的容量比较大,就想来写小说。

卢新华创作《伤痕》 坦言不只“伤”在肉体

解说:1978年4月的傍晚,他开始动笔创作他的小说,一开始小说的题目是《心伤》,但是刚写了个开头,卢新华便觉得不太满意。第二天他决定重写,把题目改为《伤痕》。

卢新华:当然我写的这个《伤痕》主要是心上的伤痕,但是我后来考虑到这个伤痕,它不光是心头的,精神的、肉体的,它都有。那么还是用伤痕更确切一点,而且既然是心伤当然更重要的,也不一定就完全在题目上把它点破。还是用《伤痕》比较好一点,因为伤痕它的这个涵盖的面会更广。

解说:小说《伤痕》中,卢新华通过主人公王晓华的经历来抒发自己对爱情、对人性的思考。八千多字的作品,真切的如溪水般流淌。在最后完成之时,他已泪流满面。那一刻卢新华觉得死了,也是值了。

卢新华:当时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已经不觉得是自己在写,觉得有一种巨大的一种力量,就是在对你叙述,然后你只是在记录。而你被你笔下的人物,你的故事他也完全感动了。所以我觉得差不多写到最后,已经成了个泪人。

解说:卢新华怀揣着兴奋的心情,找到了系里的一位老师,想让老师看看这篇习作是否能发表?老师的答案一度让卢新华跌入了谷底。

卢新华:这个老师呢姓廖,我就请她,就说老师你能不能请你帮我看一看。我刚写了一篇小说。如果你觉得好的话,也请你帮我推荐到杂志社去,去发表去。

后来我们这老师就把我的稿子收下了,过了一两天她就喊我去了,到中文系办公楼去了,我记得她跟我是这样谈的,她说卢新华,说你这个小说我看过了,写得挺好的,挺感人的。但是她说,这个但是她说,据我所知这样的小说是发不出来的。它为什么不能发?我一下子跟你也说不清楚,她说我建议你回去把马恩列斯毛论文艺的著作多读读,你从那里边会找到答案。就说这么多。当时我听了就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后跟。

解说:心灰意冷的卢新华,把稿子锁进了抽屉。不久,班上要出墙报,要求同学们每人交一篇习作,卢新华只好从抽屉里翻出了小说《伤痕》应付了事。却没想到,这个举动改变了《伤痕》的命运。

卢新华:我们有一个同学叫倪彪,我见他推开门就朝我喊说卢新华,马上要出墙报了,你那个小说稿还没交呢。我说,是吗?我都把这个事情忘了。所以我说我马上写,我记得我马上从,我们睡那种就是高低床,就是双人床,上面一个铺下面一个铺的,我睡在上面。我记得我爬下来,就坐到那个写字台旁边,就准备想再写一篇能够敷衍了事的,能够把稿子交掉就完了。墙报稿交了就可以了。后来就写不下去,怎么讲呢?就是叫曾经沧海难为水,就你写过《伤痕》以后,再写一篇墙报稿,你觉得根本没法写。你怎么写?写什么自己心里觉得都不满意的的。后来想我想算了,这个发表不了,我墙报稿总还是可以交的吧,可以交差吧。我先拿它来交差。所以后来,第二天我就跟他说,我就把这个《伤痕》重新腾了一遍就交给他,我说这是我的墙报稿。

解说:几天之后《伤痕》出现在了墙报的头条位置,引来了无数同学驻足阅读。时隔多年,卢新华感慨《伤痕》的发表,是众缘成诚的结果,而倪彪是《伤痕》能问世的第一人。

卢新华:我说《伤痕》的第一个编辑应该是你,第一个等于是把《伤痕》推出来的应该是你。如果当时我说你认为《伤痕》是反动的甚至不好的,你不同意贴墙报的话,那么这个《伤痕》可能就无法问世了。

解说:倪彪回忆当初,讨论是否将《伤痕》放在墙报上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也曾有过不同意见,最终,这个真实的故事还是打动了他,他决定把它放在墙报的头条位置上。

卢新华:他看到以后他很喜欢,觉得很真实。当时他也跟那个同寝室的,另外两个同学也请他们看过,听他们意见。他们其中有同学认为,这个小说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个倪彪呢,他说反正是我们贴墙报,同学之间可以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将来可以谈,可以讨论的。但这个小说本身他写的蛮真实的。他蛮喜欢的。所以他的处理上已经有他的态度了。

解说:卢新华笔下的这个“王晓华”并非突发奇想,“王晓华”的这个人物的轮廓,来源于当时他的未婚妻,而主人公所遭遇的一切,则是和卢新华看到的,和他有一样经历的知青们生活的一个缩影。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此文一出,要求进步的父亲就替卢新华报了名。

卢新华:我是当时就是因为我父亲他比较进步吧,他在部队听到毛主席那个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样一个指示的时候,他是闻风而动,第一个就报名,替我报名了。我是因为我父亲在部队,插队落户有几个方向,一个是去边疆还一个是在当地插队落户,还有一个是回原籍。

卢新华15岁下乡当知青 称自己插秧技术过硬

解说:最终,父亲替卢新华选择到了江苏老家插队,考虑到卢新华年纪尚小,父亲就拜托一个老家的舅舅来接他回农村,这也有了卢新华和生活中的“王晓华”第一次见面的机会。

卢新华:我回原籍的时候,是我舅舅,乡下一个舅舅来接我,我舅舅跟她们是亲戚,这样我们到上海第一次才认识,那时候十五六岁才认识。

解说:起初,两人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卢新华就和舅舅来到了江苏老家,开始了他的“知青”生活。

卢新华:就每天要有一个什么,生产队的队长,在那喊,早上起来喊,什么什么,杂物组干什么活去了,然后这个什么女劳力去干什么活了,男劳力去挖河了什么,还有他要有那个,还挑粪干什么事情去。但是就是我们杂物组有时候去的时候,他有个人带队的,谁带?或生产队的某个副队长。或者哪个老农民带着。然后他再安排你干活。

解说:被分配到村里杂物组做工的卢新华,也无暇他顾,从早到晚的忙着农活。

卢新华:在农村里干活的时候很辛苦,我记得那个插秧的时候,那个插的那个腰酸背痛的,就躺在那个田埂上,用那个泥块来抵着这个腰,那个腰都受不了的。那时候记得还有一些人,他还有种争强好胜的心里,所以大家都在比赛。大家都在积极要去进步。所以你插的也不甘落人后。所以在插秧这一点,我当时记得我还是名列前茅的。

解说:15岁的卢新华不算是杂物组最小的,即便是再努力的劳作,却也无法赚得一个成年人的工分,没有足够的工分,就意味着要饿肚子。

卢新华:那时候还是三分半,好像我的印象再多,再干多的活,一天只能有三分半,那时候的男的,称为男劳力的大概有八分工吧,女劳力后来有七分工,所以我们只能做人家一半的工。但一年下来以后就觉得,就等于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而且有时候吃不饱,那时候我记得有一次这个,那个和另外一个人,一个青年人去推着车子去把那个水稻,去把它就是碾成那个白米的一个地方去,我记得那时候,在那煮了大概有一斤的米饭吃了,两个人用酱油吃的,都特别香特别香那时候。

解说:这种生活状态,卢新华曾经在日记中有过这样的表述,瘀泥藏陷紫金盆,蒿蓬隐匿灵芝草,这个当初在学校里的高材生,本可以在十六岁时跳级保送读大学,却在那场群体性社会活动中,改变了人生轨迹。

卢新华:本来可以保送进大学的,现在只能在农村里,跟他们一起杂物组干活,还养不活自己。这时候对前途也觉得很迷茫。

解说:这种迷茫让卢新华有些焦虑,尤其是同村一个叫卢宝根的回乡知青,多舛的人生,更让他有种前所未有的恐慌。直到今天,卢宝根带着眼镜白面书生的样子,却挑着扁担走在田间地头的模样。所形成的强烈视觉反差,在他的脑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痕迹。

卢新华:卢宝根是一个富农的孩子,他比我们长,比我们大好些岁,五六岁、七八岁可能。他当时是县中的一个高材生,谁都知道,常常考都是考第一名的。所以如果不是因为家庭出身富农的话,他肯定能读一个重点大学,但是就因为家庭出身是富农,后来就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因为农村的戴眼镜的很少的,他戴着一幅黑框的眼镜。因为近视眼,然后就挑着一对粪桶。经常在田间地头走来走去的。所以那时候看了心里很心酸,因为像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一个青年。就因为家庭出身不过是个富农,这个出生他也没法选择的,但是就因为出身的问题,成分的问题,他不能去读大学。就替他很惋惜。所以像这种情况,就以后潜移默化的就在写《伤痕》的时候,谈到有成分论唯成分论,他们在整个政治社会生活当中是没有任何发言权,也没有他们的一个公平的一个待遇的。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我们一起走过》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姜楠

首播时间:周六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日 21:40—22:30

[责任编辑:马思文]

标签:卢新华 伤痕

2015-03-14我们一起走过 伤痕 卢新华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3/14/114fcac2-720b-4cf0-8460-d1243fe9d3f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