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郭位:只追求创新不强调质量实属无意义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近年来创新作为一个全球性发展战略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创新的关键莫过于对人才的培养。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来自于大学,而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在大学工作,可

核心提示:近年来创新作为一个全球性发展战略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创新的关键莫过于对人才的培养。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来自于大学,而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在大学工作,可以见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创新的驱动引擎。

凤凰卫视11月1日《世纪大讲堂》,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西方高等教育推动创新,而中国在新一轮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亟待高等教育提供创新支持,什么是创新的基础?西方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有怎样的借鉴?《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东西对望”为您解读,《高等教育与创新》。

田桐: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近年来创新作为一个全球性发展战略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而创新的关键莫过于对人才的培养。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主要来自于大学,而70%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在大学工作,可以见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创新的驱动引擎,那么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对于中国来说,有怎么样的重大的意义?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中国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怎么样构建?我们有请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先生来给我们解读《高等教育与创新》。

解说:郭位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曾担任美国田纳西大学工学院院长,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管理团队成员,郭教授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7年及2014年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为极少数同时获得美国及两岸院士资格的著名学者,郭教授学术成就卓越,经常应邀前往世界各地就教育、可靠度能源与研究等专题发表演讲。他以社会需要及问题导向研究为本,推动大学教育、广受尊崇。

郭位:学很多不是重点 关键是让学生思考

田桐:郭校长您好。

郭位:主持人好。

田桐:那么您作为香港城市大学的校长,在曾经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过,要把香港城市大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专业性大学。

郭位:是的。

田桐:那据我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的大学它们想打造的是综合性大学。

郭位:是的。

田桐:所以我很想知道专业性和综合性它们是各有利弊还是不相矛盾的?

郭位(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当然是不相矛盾的,因为每一个大学跟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专业大学跟综合性大学的不同就在于它们定位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田桐:因为在国内现在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郭位:是的。

田桐:而且不光他找不到工作,企业还觉得我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所以这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还是一个教育体系的问题?

郭位:这是社会上的问题,就是说供的跟需的是不配合的。

田桐:所以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也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了,而且越来越严重。

郭位:这个失衡的问题可能在教育政策上面要思考,这也是刚刚您所提到的,综合性的大学它没有考虑到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涌出来,有哪些事情可以贡献,所以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

田桐:那您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有哪些是不足的,需要一些改进?

郭位:首先中国的教育在这几年发展很快,有很长远的进步,现在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要大学分类的问题,然后要考虑到学生的出路,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问题,这些可以说是比较细致的研究。

田桐:那您觉得会有哪些政策是非常推动于大学创新领域呢?

郭位:譬如说我刚刚谈了综合性跟专业性大学的分类,很少有人注意这方面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训练的学生是学很多东西,但是没有重点。

田桐:所以您觉得中国的这种高等教育的体系和国外的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郭位:特别是跟美国来讲,就是说我们对于大学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我们讲究学生修课以多取胜,学生思考的机会非常少。

田桐: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您觉得他是喜欢这种什么都学一点,觉得自己涉猎的范围比较广,还是只喜欢对一个专业学精学透,其实也要考虑学生的感受。

郭位:其实两者各有利弊,有的人可能比较适合很广,什么都学一点,但有的人是需要比较深入,但是最主要就是说,像有的人适合长跑,有的人适合跑一百公尺,这个教练必须要做好的决定,如果你把这两个搞反了,就会天下大乱。

田桐:所以教育体系和老师给他们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郭位:对,教育政策非常重要。

田桐:那您觉得哪些教育政策是可以推动创新的这样的发展和匹配学生的这样的一个诉求?

郭位:对于创新来讲,我刚刚已经提到了,修很多课本身不是重点,要给大家多一点做计划的这个时间,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对社会的了解,这个可以启动很多创新的,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数学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的创新跟我们数学好好像不成比例,这就证明了读了很多书,不见得一定有用的。

田桐:现在的很多国内的企业,它们是给学校做定点的培养项目,我需要什么研发放到学校里面去,这样如果获奖的学生他会拿到奖学金,您觉得这样的鼓励机制好吗?

郭位:这也是一个办法,就是说用一些方法来诱导大家去进入创新的境界,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办法,是一个办法,就是说看它的成效怎么样。

田桐:好,那更多的内容呢我们有请郭校长给我们带来今天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高等教育与创新》有请。

解说:高等教育需要推动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什么?怎样理解高等教育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如何看待传道、授业、解惑对创新的桎梏,《世纪大讲堂》《高等教育与创新》正在播出。

郭位: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各位介绍一下创新与高等教育,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中国或者是世界其他的国家,都非常讲究创新,讲到创新我必须要跟各位介绍一下,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大家知道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一个精髓就是大量制造,Mass  Production,但是Mass  Production之后很快就发现它有一个困难,就是它质量的保证并不是很好,所以在军事方面,在1940年美国陆军提出品质的概念,怎么样在大量制造之中保证产品的品质,特别产品品质的平均质量能否有保证,这平均质量的保证由美国的at&t发扬光大,就产生了很有名的脱籍过程控制,统计质量控制,来控制产品的平均品质,后来我们发觉不够,因为平均(品质)虽然好,但是它的误差可能太大,因此又产生了管理的问题。

要怎么样能够控制产品的差异,能够达到最小化,这就是美国摩托罗拉,甚至于可口可乐所推广的我认为所谓的美国方式,怎么样控制六西格玛,把误差减低到相当的程度,所以在20世纪初,所有的汽车都是一个颜色,一个形状,一个样子。

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我们对这个不是很满意,有的人喜欢穿迷你裙,有的人喜欢穿长大衣,有的人喜欢穿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衬衫,这就引起制造业的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就引发了21世纪初的互联网业务。互联网业务可以加紧大家的联系,可以让资料流通更快,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价钱在互联网创新之下可以达到我们品质的要求,互联网所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Innovation(创新),和Design(设计)创新。

我前面讲的每一步互联网发展它必须要考虑大量客制化,个别的需要,个别的需要一定要考虑产品差异的减少性,产品差异减少性一定要考虑品质平均质量的控制,平均质量的控制一定要考虑质量的概念,所以大家应该得到一个想法,我们讲创新它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质量,没有质量的创新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个道理跟高等教育是一模一样的。

解说: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带来大量制造,但大量制造后,发现质量得不到保证,而经过发展在质量得到保证后,又遇到了创新的挑战,因此可以说质量是创新的基础,没有质量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高等教育强调创新的基础。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责任编辑:王圳]

标签:大学 创新

2014-10-31世纪大讲堂 东西对望(四)—— 高等教育与创新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10/31/1e334594-ca12-4b83-b14b-d8adba58738d.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