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梁文道:萧红其实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作者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萧红其实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作者。也就是说人家忙着在抗日的时候,她居然在写了一个.矛盾其实在她序言里面写的很正确的一点,就是萧红这本书是个抒情诗,我讲的是《呼兰河传》。她在回忆她的童年,她在写到

 核心提示:萧红其实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作者。也就是说人家忙着在抗日的时候,她居然在写了一个.矛盾其实在她序言里面写的很正确的一点,就是萧红这本书是个抒情诗,我讲的是《呼兰河传》。她在回忆她的童年,她在写到一个北大荒的一个小乡市,一个今天看的就是地级市的一个三四级的城市,三四线,四五线的一个小城市。

凤凰卫视8月28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们昨天跟大家说到,萧红其实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作者。也就是说人家忙着在抗日的时候,她居然在写了一个.矛盾其实在她序言里面写的很正确的一点,就是萧红这本书是个抒情诗,我讲的是《呼兰河传》。她在回忆她的童年,她在写到一个北大荒的一个小乡市,一个今天看的就是地级市的一个三四级的城市,三四线,四五线的一个小城市。写这么一个小城市的故事,写里面的人,写他们的生活,写他们的死去。这样的一个故事在那样的时代怎么会是被需要的一个故事呢,更重要的是它几乎不是一个故事。因为传统的小说故事不是这样子写的,所以在这个意义讲说,其实《呼兰河传》在当时是非常的先锋,非常的前卫,是划时代的。因为它整本小说,如果它能够叫做小说的话,那么它的角色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物,不是一个人。它也没有情节,它真的就像书名所讲,它是一个城市,是个区域的传,就是呼兰,为呼兰整个地方立个传。

那么以一个地方,一个小县城,一个地方当作书的角色。这上面所有的人物看起来就再也不是重点了,并不是说她不关心这些人她真的相当关系。只不过萧红在关心这些人的时候,是要以这些人来写出这些人承载的它们的生活,他们最后会埋葬在呼兰这块地方。她要写的是这个地方,人在这个地方上面,这个地方是这些人生活的背景。

那这个背景是什么样的一个背景呢,于是她七章小说里面,一章一章细细的下来,由最宏观到最微观,所谓宏观只的就是整个城市先给你铺开一个地图,先描述她在冬天是什么情景。就像我们昨天讲的就是北大荒,风雪以来整个地方白雪封住,人会迷路,大地会裂开,水缸会裂开,手都会裂开。然后再谈到这个市镇的中央,无非就是两条街跟它们的交叉十字路口。然后再讲两条另外小路上它们会发生什么事。然后接下来再谈这个地方一年里面时序之中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比如说跳大神啦,比如说放河灯啦,7月鬼节的时候放河灯啦。再下来就一个一个数下去开始讲她家了,而讲她家的时候她的写法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我的祖父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开始的。就以这个地方为背景,转进了她家,然后在一个一个写进来她家,她小时候她所见过的一些人物的故事。

所以说,她是从宏观到极微观的来谈她所了解的这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她的写法很多人认为是抒情诗的写法,就是矛盾的写法,主要就是因为她有一些重复地状态。我们知道诗歌里面很重要的元素,现代文学的批评告诉我们就是它在重复一些东西,一些字眼一些语句,一种音律模式的重复。同时《呼兰河传》也有许多在重复的东西,重复出现的人物,重复出现的意向。比如说每次蜻蜓在后花园飞的时候,你觉得很漂亮的时候,其实你知道萧红在写的是由于蜻蜓的飞舞,反而使得整个地方更加荒凉了。又或者说你看到她在写一些人他们碰到的生活环境里面种种的天候,火烧的云,这都是不断在重复的事情,它就重复的出现让它重复的出现,然后产生了一种诗意上的一种模式出来。而在每一次重复的时候都会稍微有一种变奏的情感出现。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使得《呼兰河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最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就在于我刚才说的,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在这么一个偏远的中国最东最北的地方,这样的一个天候,这样的条件,这样的人人都很忙碌的活着,而且人人都很穷的情况下,人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你知道这些人怎么穷吗,就像小说里面我们看到,说他们有时候会看到一家有人在街上租了一个房子,那个房子屋顶其实破破烂烂的,天气好的时候就长蘑菇出来。长了蘑菇那家人就上去拿蘑菇了,拔蘑菇满街上的人就会聚过来,替他们家高兴,羡慕嫉妒恨。为什么呢,说蘑菇多好,蘑菇要是用来煮豆腐多好吃。蘑菇要能煮鸡,要是有鸡吃那多好,就议论。在当地这个地方吃上豆腐,其想想看,一个豆腐拿回来,一块豆腐买回来很贵的以他们来讲,买回来豆腐放些辣椒酱,晚上吃饭的时候吃两口豆腐沾点辣椒酱,一小块,你能够多吃两碗饭,他们觉得很高兴,更不要说蘑菇了是不是。乃至于当地居民会羡慕,这家人运气太好了,早知道当时我们租房子也租这家,租房子还带蘑菇的,你说世上还有这么划算的事吗,这真是小说里面这么写。

在这么穷的境况下,我们来看看这些地方上的人,他们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呢。比如说这里面有一条街东二道街,这个东二道街呢,有特点,什么特点,就路中间有个大泥坑,这个大泥坑大概会陷下去两三米左右。那么这个泥坑呢,天气干旱的时候它底下还有泥,黑泥。这个泥是永远不掉的,要是下大雨的时候,雪融的时候,就满街水这个泥坑价值是个看不见的漩涡陷阱。于是过路的人、车马其实都相当危险,有时候这个马一陷进去,你知道马要是倒在地上起不来就很容易就会死的。有时候这个马看不见路,赶车的人不小心,一过那个泥坑,陷进去眼看着要死了大家就要努的抬这个马出来。然后这时候旁边的善心人就来了,萧红笔下的善心人是什么呢,并不是真的,那个斯文人,不是真的帮忙把这个马救出来。而在旁边吆喝,打气。如果这个马眼看着挣扎能扶起来了,他们的吆喝就是喝彩。它要是倒下去了,他们还吆喝那就是喝倒彩,基本上是看表演。有时候一些狗呢甚至鸟在干的时候,不小心沾上那个泥坑的那种黑的泥,像流沙一样它们会往下陷进去就死在那里头。那你说当地人,天天遇到这泥坑,他们不怕吗,很危险,他们自己走路都要小心,于是有人建议把这个路的两边的墙给往后拆一拆。又或者是干脆种树,过的时候就爬着树这么过,就不会掉进泥坑。可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想过,要用土把这个泥坑给天平了呢,萧红就这么问。然后她又回答自己,从来没有,为什么,明天继续跟大家接着谈。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1705-1715 

[责任编辑:何柄德]

标签:呼兰河 抗战 散文 蘑菇

2014-08-28开卷八分钟 《呼兰河传》(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28/64c59c3e-08e9-49a8-a777-3f7f0767fe07.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